八桂智慧生活图鉴:从 “指尖操控” 到消费新潮
晚上 8 点,南宁市民贤梅推开家门时,客厅空调已将温度调至 26℃,带着米香的热气从厨房飘来 —— 智能电饭煲刚完成最后一道程序,扫地机器人正沿着 “Z” 字路线,清理完孩子下午玩耍留下的饼干碎屑。“对着手机点几下,家就提前‘醒’了过来。” 她笑着说,这些会 “听话” 的家电,成了她职场之外的 “隐形帮手”。
在广西,这样的智慧生活场景正从少数人的尝鲜,变成寻常百姓家的日常。随着《广西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落地,智能家电不仅激活了消费新动能,更以 “科技 + 便捷” 的组合拳,重塑着八桂大地的生活方式。
一、指尖上的 “家庭管家”:智能家电走进寻常巷陌
苏宁易购南宁万象城店的扫地机器人展区,总能围满年轻夫妻。导购小陈举起手机,轻点屏幕上的 “重污识别” 按钮,机器立刻切换成 “井” 字清扫模式,对着模拟的酱油渍区域反复擦拭。“100 平米的房子,一个小时就能打扫干净,还能自动回基站洗拖布。” 他边演示边介绍,像这样能联网、会 “思考” 的智能家电,如今占门店销量的 62%,“年轻人装修时,都会提前留好上下水接口,就等着机器人‘上岗’。”
这种 “主动服务” 的智能,正在渗透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贤梅家,智能冰箱会提醒 “鸡蛋只剩 3 个”,空气净化器根据 PM2.5 数据自动启停,洗衣机能通过 APP 远程预约洗衣时段。“以前下班要惦记‘有没有关热水器’,现在手机一点,全家设备状态一目了然。” 她说,智能家电让她每天节省出 1.5 小时,能多陪孩子读绘本、自己练瑜伽。
不止城市,县域市场的智能消费也在升温。在柳州柳城县的家电卖场,一款带语音控制的智能电视成了 “爆款”,农村用户最爱它的 “方言识别” 功能 —— 用桂柳话喊 “打开戏曲频道”,屏幕立刻响应。“上半年县域智能家电销量同比涨了 90%,很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会给老家父母买智能音箱、远程监控摄像头。” 卖场负责人李姐说,科技正悄悄拉近城乡生活的距离。
二、政策 “东风” 吹热市场:从 “以旧换新” 到消费升级
智能家电的普及,离不开政策的 “推波助澜”。广西《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通过以旧换新、消费补贴等方式,推动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新品消费。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区超 581 万名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拉动超 2 万家商户实现销售额 333 亿元,带动限上零售业增长 8 个百分点。
“国补 + 店促” 的双重优惠,让智能家电 “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南宁朝阳商圈,一台原价 4999 元的智能冰箱,扣除以旧换新补贴和商场活动优惠后,实际入手价只要 3299 元。“补贴力度最大的智能洗衣机,销量同比翻了一倍。” 苏宁易购南宁万象城店总经理张桂霞算了笔账,政策出台后,门店智能产品销量增长 80%,其中 25-35 岁消费者占比达 73%。
政策的 “指挥棒” 还引导着消费方向。广西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行动不仅着眼 “卖产品”,更注重 “育生态”—— 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在社区开展 “智能生活进万家” 活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 “一句话控制全屋设备” 的便捷。在桂林临桂区的社区体验日,72 岁的周大爷对着智能音箱喊 “打开空调”,当冷风徐徐吹出时,他笑着说:“原来科技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们也能用上‘时髦玩意儿’。”
三、年轻消费群体掌舵:从 “买功能” 到 “买体验”
在南宁青秀区的装修市场,95 后业主小林的需求清单很有代表性:客厅要 “语音控制灯光窗帘”,厨房装 “烟灶联动” 系统,卧室放 “睡眠监测床垫”。“预算可以超一点,但必须‘够智能’。” 他说,身边朋友买房时,“智能家居方案” 已成和 “水电改造” 同等重要的考量。
这种消费理念的转变,折射出新一代的生活态度。他们不再满足于家电 “能干活”,更追求 “懂需求”:智能电饭煲能记住 “杂粮饭要多焖 10 分钟”,空调会根据睡眠周期调节温度,扫地机器人能避开孩子的玩具区。张桂霞观察到,年轻消费者选购时,问得最多的是 “能不能连 APP”“有没有学习功能”,“他们买的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种‘省心’的生活方式。”
这种需求也倒逼市场创新。本土家电卖场开始推出 “全屋智能定制服务”,从设计布线到设备调试 “一站式搞定”;电商平台上线 “智能家电套餐”,冰箱、洗衣机、电视互联互通,价格比单买优惠 15%。在柳州,一家家居企业甚至推出 “壮族元素智能面板”,把铜鼓、绣球图案融入控制界面,既懂科技又有乡愁。
结语:智慧生活里的幸福温度
当贤梅的孩子对着智能音箱唱儿歌,当柳城农户用手机查看稻田里的智能灌溉系统,当桂林老人通过监控和远方的孙子视频 —— 这些瞬间,勾勒出广西智能消费的真实模样:它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让生活更有温度的 “帮手”。
随着政策持续发力、技术不断迭代,智能家电将从 “可选消费” 变成 “生活标配”,在八桂大地铺展开更多 “省时、省心、暖心” 的幸福图景。毕竟,科技的终极意义,从来都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在寻常日子里,触摸到更便捷、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