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工智能

贵州 AI 赋能千行百业:从智慧文旅到数智农业,打造 “人工智能 +” 新质生产力高地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08-25
摘要:一、文旅AI破局:“AI游贵州”重塑游客体验“银河决岸万龙飞,直下重霄势不回”——重庆游客邱女士在黄果树瀑布游玩后,通过“AI游贵州”生成的朋友圈文案,成为贵州智慧文旅的生动注脚。作为国内首个省级旅游AI智能体,“AI游贵州”不仅提供“全链条服务”:从智能攻略交互问答、个性化行程规划,,贵州 AI 赋能千行百业:从智慧文旅到数智农业,打造 “人工智能 +” 新质生产力高地

 

一、文旅 AI 破局:“AI 游贵州” 重塑游客体验

“银河决岸万龙飞,直下重霄势不回”—— 重庆游客邱女士在黄果树瀑布游玩后,通过 “AI 游贵州” 生成的朋友圈文案,成为贵州智慧文旅的生动注脚。作为国内首个省级旅游 AI 智能体,“AI 游贵州” 不仅提供 “全链条服务”:从智能攻略交互问答、个性化行程规划,到多语言智能导游,还能基于游客画像大数据,为文旅政策制定与市场前瞻预测提供支撑。

这一应用背后,是贵州文旅行业大模型的持续完善。当黄果树瀑布、千户苗寨等文旅 IP 与 AI 深度融合,贵州正从 “传统旅游目的地” 向 “科技感智慧旅游新高地” 转型。数据显示,“AI 游贵州” 上线以来,游客行程规划效率提升 40%,多语言服务覆盖 12 个语种,解决了涉外游客沟通痛点,带动全省重点景区线上预订量同比增长 25%。

二、企业技术突围:AI 安全与具身智能抢占赛道

在贵州人工智能产业版图中,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作为数博会 “常客”,贵州华云创谷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将携三款 AI 安全产品亮相 ——“天知隼大模型安全评估平台、防火墙、全生命周期攻防靶场”,构建起大模型从开发到应用的安全防护体系。公司创始人、国防科技大学博士鲍翊平 2017 年结缘贵州后,便扎根大数据安全领域,其自主研发的国产可信数据交换平台,在二维码识别、LED 传输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已服务于省内 10 余个政务数据跨网交互场景。

另一赛道上,贵州工匠行科技有限公司以 “具身智能” 打开市场。其自主研发的 SomaSeek 具身智能大脑平台,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机构,攻克机器人决策规划、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实现 “跨机器人形态全兼容”—— 无论是教育机器人、工业机械臂,还是家庭服务机器人,均可接入该平台获得自主感知、理解与执行能力。目前,该平台已在贵州多所中学、大学落地,学生通过操控机器人完成实验教学、校园巡检等任务,推动教育场景智能化升级,其高质量数据集更斩获 6 项 AI 公开数据集世界第一。

三、产业深度渗透:AI 为 24 个重点产业插 “数智翅膀”

贵州正以 “行业大模型” 为抓手,推动 AI 向千行百业渗透。截至目前,全省已在 24 个重点产业打造近 100 个大模型应用场景,从农业 “小切口” 到工业 “全流程”,构建起 “AI + 产业” 生态矩阵。

农业领域,安顺数智大米研究院用 “云端种稻” 改写传统种植模式:1 名种植人员、1 台手机,结合稻田里的传感器与摄像头,即可实时采集土壤湿度、病虫害情况等数据,经 AI 系统分析后生成灌溉、施肥方案。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安顺 6 个区县 3 万余亩稻田,使水稻种植管理效率提升 50%,每亩增产约 100 斤,帮助 200 余户农户实现精准种植。

工业领域,百年老字号 “成有王记” 杨梅汁借 AI 实现产能跃升。依托 5G 智慧工厂与 AI 大模型,企业实现从原料筛选、生产加工到包装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AI 视觉检测系统可精准识别杨梅成熟度,分拣效率提升 3 倍;智能生产线每分钟产出 400 瓶杨梅汁,日产量达 1 万件,年产能突破 1.1 万吨,今年夏天更成为电商平台 “爆款”,销售额同比增长 60%。

四、政策加码:锚定 “人工智能 +” 培育新质生产力

8 月 19 日召开的贵州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大会明确提出,要 “大力发展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通过引进大模型开发商、打造行业大模型产品,深化 “人工智能 +” 创新应用。这一政策导向与贵州 “中国数谷” 的产业基础形成共振 —— 依托得天独厚的数据存储优势与算力资源,贵州正吸引更多 AI 企业落地,推动技术从 “实验室” 走向 “产业场”。

从文旅到安全,从农业到工业,贵州的 AI 实践印证了 “场景为王” 的发展逻辑:不追求 “大而全” 的通用大模型,而是聚焦产业痛点打造 “小而美” 的行业解决方案。正如 “AI 游贵州” 让游客感受科技温度,数智大米让农民尝到精准种植甜头,贵州正以 “人工智能 +” 为钥匙,解锁新质生产力密码,为西部省份数字化转型提供 “贵州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