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交通

人工智能 + 出行|浪潮交通行业大模型:重构高速公路 “智慧基因”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08-28
摘要:在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亿辆、高速公路总里程超18万公里的背景下,我国交通动脉正面临“车多必堵”的传统困局。浪潮智慧科技以交通行业大模型为引擎,在某高速公路的深度应用中实现“堵点”到“亮点”的跨越,其“数据+算法+场景”的全链路智能方案,为,人工智能 + 出行|浪潮交通行业大模型:重构高速公路 “智慧基因”

 

在机动车保有量突破 4 亿辆、高速公路总里程超 18 万公里的背景下,我国交通动脉正面临 “车多必堵” 的传统困局。浪潮智慧科技以交通行业大模型为引擎,在某高速公路的深度应用中实现 “堵点” 到 “亮点” 的跨越,其 “数据 + 算法 + 场景” 的全链路智能方案,为全国干线公路智慧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浪潮范式。

一、大模型驱动的 “主动智控” 革命

浪潮交通行业大模型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实时决策优化,重构了高速公路运营逻辑。在某高速指挥中心,12 米智慧大屏实时呈现车流量、事故热点、天气等动态数据,以往需人工轮巡、多部门协同处置的复杂场景,如今由大模型实现 “一键化解”:

全流程智能化:从异常事件监测(前端摄像头 AI 识别)、预警(多维度数据分析)、调度(生成最优管控策略)到管控(动态限速、情报板发布)、服务(无人机巡检),全链条无需人工干预。例如,二车道事故发生时,系统自动向左侧变道区域发送提示,结合上下游车流动态调整限速,同步触发无人机巡检,处置时长从 60 分钟压缩至 30 分钟内,事故率降低 10%。

车道级精准管控:基于大模型的车道级策略发布,日均通行量从 4.5 万辆提升至 5.6 万辆,相当于新增一条单向车道的通行能力。这种 “感知 - 思考 - 决策” 能力,使每公里路网具备智能生命体特征,真正实现从 “人管路” 到 “数治路” 的跨越。

二、技术突破:从 “被动响应” 到 “主动预判”

浪潮方案的核心价值在于时空预测能力与全局协同优化:

主动预判系统:通过历史数据与实时路况的交叉分析,大模型可提前 2 小时预测拥堵热点,引导车辆分流。例如,在暴雨天气中,系统自动识别易积水路段,提前调整限速并推送绕行建议,将应急响应效率提升 50%。

个性化服务引擎:基于车辆类型、出行目的等标签,为用户提供定制化路况信息。如货车可接收超限检测站排队预警,新能源车辆可获取充电桩实时状态,实现 “千人千面” 的智慧服务。

跨区域资源联动:与周边高速路网数据互通,形成 “全国一盘棋” 的协同机制。当某路段拥堵时,系统自动协调相邻高速的车道资源,实现流量动态均衡,跨省应急响应时间缩短 40%。

三、生态协同:构建 “人 - 车 - 路 - 云” 新生态

浪潮方案的落地离不开技术 + 政策 + 产业的三维协同:

技术底座创新:采用分布式云边协同架构,每秒处理 10TB 级交通流数据;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源感知数据,构建精度达厘米级的数字孪生路网。同时,引入光路科技 TSN 工业交换机,实现纳秒级时间同步与高确定性数据传输,保障车路协同系统的稳定性。

政策红利释放:依托交通运输部《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浪潮方案被纳入 “智慧扩容” 示范工程,获得专项资金支持。例如,在某高速的数字化改造中,通过 “数据资产化” 模式,15 项交通数据产品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年交易规模突破 800 万元。

产业生态共建:与百度智能云、商汤绝影等企业合作,构建 “算法 - 算力 - 数据” 闭环。例如,商汤 “绝影开悟” 世界模型为浪潮提供千万级生成式驾驶数据,覆盖 50 + 类天气、200 + 类交通标识,大幅降低数据采集成本。

四、价值重构:从效率提升到范式输出

浪潮方案的实践验证了技术 - 经济 - 社会效益的三重价值:

效率跃升:异常事件处置效率提升 50%,事故率降低 10%,日均通行量提升 24%,相当于每年新增通行能力 365 万辆次。

成本优化:通过智能调度减少人工干预,某高速年运营成本降低 15%;同时,无人机巡检替代传统人工,单公里养护成本下降 40%。

安全升级:大模型对高风险场景的识别准确率达 98%,结合重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 “一库一图一箱” 架构,实现隐患排查从 “日级” 到 “分钟级” 的跨越。

五、未来图景:从 “单点突破” 到 “全局智能”

浪潮交通行业大模型的应用,正推动高速公路向主动预判、精准服务、全局协同的新阶段演进:

主动预判:通过历史数据与实时路况的交叉分析,提前 2 小时预警潜在拥堵,引导车辆分流。

精准服务:基于车辆类型、出行目的推送个性化路况信息,如货车超限检测站排队预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实时状态。

全局协同:跨区域路网资源联动,形成 “全国一盘棋” 的智慧交通网络。例如,长三角地区已实现跨省数据互通,应急响应时间缩短 40%。

从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的 5000 公里开放道路,到福建无人机巡检的 “空中哨兵”,再到浪潮方案的 “数治路” 实践,我国正以技术创新 + 政策突破 + 生态协同的组合拳,重塑全球智慧交通格局。正如浪潮智慧科技负责人所言:“当每一公里路网都具备‘思考’能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愿景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