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发布大模型非机动车管控产品,误检率降70%破解交通治理难题
海康威视基于观澜大模型推出智能交通非机动车管控系列产品,在检测载人、未戴头盔、加装雨棚等行为上,误检率降低70%以上,漏检率减少80%以上,助力交管部门实现高效精准的非机动车驾驶行为管理。
电动自行车肇事导致的交通事故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中约占10%,而不戴头盔等行为的后果尤为严重。数据显示,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使骑乘人员在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受伤率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
为助力交警、道安办等部门更高效、精准、安全管理非机动车驾驶行为,海康威视基于观澜大模型技术底座推出智能交通非机动车管控系列产品,大幅提升检测精准度,减轻人工巡查工作量,推动交通管理智能化升级。
01 行业痛点:非机动车管理难题待解
非机动车管理尤其是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检测存在诸多难点。非机动车数量多,在抓拍图像中容易出现人员重叠,传统深度学习检测算法关注图像中的局部(如头部),无法识别人体与不同车辆间的关系,可能导致误报载人情况。
头盔样式“百花齐放”增加了识别难度,包括带耳朵的、露出头发的、不露头发的,还夹杂着戴鸭舌帽、毛线帽的驾驶人。传统深度学习算法参数量少,预训练数据不足,特征提取能力弱,过度依赖颜色信息,容易混淆黑色头盔和头发。
大角度、模糊成像等复杂条件下,识别效果显著下降。在光照度不足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对非机动车是否安装雨棚的误检问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传统检测方法准确率有限,难以满足现代交通管理需求。
02 技术突破:视觉大模型赋能精准识别
海康威视的观澜大模型通过自注意力和全局关联机制,具备更强的泛化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在复杂场景下实现精准检测。
载人检测方面,在风挡、人员遮挡、恶劣成像等复杂场景下,大模型不仅具备更强的感知能力,而且能够准确理解人体与车辆间的关系。当场景中同时出现多个人体时,大模型会判断边缘人体与主车相关性,准确识别是否载人。
头盔检测方面,应用大模型后,产品泛化能力提升,对复杂场景适应性更强。不仅能分辨稀有外观的帽子和头盔,还具备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能够识别出露出鸭舌帽帽檐、头盔固定带、帽子材质等细节,精准检测是否正确佩戴头盔。
雨棚检测方面,大模型能够理解雨棚与挡板等部件的区别,并通过全局关联分析雨棚与车辆、人员的关系。在图像过暗、难以辨识雨棚细节的场景下,大模型凭借深层次结构分析,能够关注到透明风挡以及顶棚细节,通过全局推理判断是否存在雨棚。
03 产品矩阵:全方位管控解决方案
海康威视推出了完整的非机动车管控产品矩阵,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非机动车违法取证抓拍单元内置摄像机采用全局曝光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清晰度高、照度低、帧率高、色彩还原度好等特点。结合大模型技术,大幅提升了目标行为检测和违法行为识别的准确率,有效遏制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不戴头盔等多种违法行为。
非机动车管控一体机采用创新一体化设计,将非机动车检测抓拍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融合为一体,整体设计美观且便于安装施工。支持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检测、抓拍并通过图片或文字、语音等方式及时提醒。
非机动车违法劝导系统由劝导相机搭配音柱组成,实现未戴头盔、载人、加装雨棚等违法行为自动语音劝导,可灵活配置普通话、地方方言。系统可单机独立运行,并支持太阳能供电以及4G/5G通信,部署简单。
04 应用成效:误检率大幅降低70%
海康威视非机动车管控系列产品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误检率降低70%以上,漏检率减少80%以上。
这些产品在深圳龙华区等地区已经投入使用,能够高效、精准地管理非机动车驾驶行为。通过精准识别未戴头盔、载人、加装雨棚等行为,并及时进行语音劝导,有效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产品的部署应用减轻了交管部门的工作压力,提高了管理效率,为“数实融合”提供了中国样本。海康威视通过这些创新产品,正助力千行百业智能升级。
05 技术原理:观澜大模型的核心优势
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基于Transformer架构,具备更深层次的网络架构,更强的全局特征提取能力和上下文建模能力,模型的泛化性更强。
相较于行业传统的卷积网络,大模型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分析人体坐姿、安全带轮廓与卡扣位置,让误检率较传统算法降低了75%。在雨刷干扰、反光衣误判、副驾反向系带等复杂场景下仍能精准识别。
大模型还能够综合手部动作、视线方向、车内结构等多维度关联分析,即使手机被方向盘遮挡或画面模糊,仍能通过充电线、耳机线等线索判断驾驶员是否在打电话或玩手机。
06 场景适配: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表现
海康威视非机动车管控产品在多种复杂环境下均能保持稳定性能。
在黑暗环境下,产品仍能准确识别各种违法行为。测试表明,即使在光照度极低的情况下,大模型也能凭借深层次结构分析,关注到透明风挡以及顶棚细节,通过全局推理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雨天行车时,后车车牌与车窗玻璃因为双重反光导致图像较为模糊,真假辨识难度很大。该抓拍单元利用多帧降噪技术分离干扰,准确提取车牌字符与驾驶人的面部特征。
产品采用宽温宽压设计,支持工作温度-30℃~70℃,可适应极寒/高温地区。防尘防水无惧恶劣环境,并支持网络防雷、防浪涌,可安装应用在各种极致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07 未来展望: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
海康威视持续探索大模型技术,结合观澜多模态大模型的图文理解与推理能力,拓展在道路事故、道路塌陷、异常天气等场景化的应用。
公司构建了“技术货架+产品超市”的双轮驱动模式:前端毫米波雷达、热成像传感等22类核心技术模块自由组合,后端形成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8大行业解决方案。这种“乐高式”的技术架构,有效破解了AIoT场景碎片化难题。
随着各地政府专项债向新基建倾斜,仅智慧交通改造就蕴藏着千亿级市场空间。海康威视已部署3000万路智能摄像头、50万套边缘计算设备,正在编织全球最大的城市感知网络,未来将成为全球产业数字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石力量。
海康威视基于观澜大模型推出的智能交通非机动车管控系列产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非机动车管理中的痛点问题。产品在检测载人、未戴头盔、加装雨棚等行为上表现优异,误检率降低70%以上,漏检率减少80%以上。
这些产品不仅减轻了人工巡查工作量,还能助力实现更高效、精准的交通管理,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海康威视将继续推动智能交通行业的创新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