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工智能

2021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些 AI 黑科技,正在重构我们的生活日常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09-09
摘要:“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欢他,可他就是不说,他很高冷。”当这句绕口令刚说完,屏幕上的盘古大模型已“秒回”:“白白喜欢明明。”围观人群还在理清句子里的指代关系时,AI早已给出答案。7月8日,以“智联世界众智成城”为主题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启幕,从能听懂绕口令的大模型到会按摩的人形机器人,从自动算,2021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些 AI 黑科技,正在重构我们的生活日常

 

“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欢他,可他就是不说,他很高冷。” 当这句绕口令刚说完,屏幕上的盘古大模型已 “秒回”:“白白喜欢明明。” 围观人群还在理清句子里的指代关系时,AI 早已给出答案。7 月 8 日,以 “智联世界 众智成城” 为主题的 2021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启幕,从能听懂绕口令的大模型到会按摩的人形机器人,从自动算热量的结算台到辅导作文的智能系统,一场 “触手可及的 AI 革命” 正在上演。

语言 “超脑”:让机器读懂人类的 “言外之意”

华为展台前,盘古大模型的 “语言游戏” 成了最热闹的打卡点。“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两句看似相反的话,在人类需要反应片刻的语境里,盘古大模型毫不犹豫地两次答出 “中国队赢了”。这种对中文语义细微差别的精准把握,源于其在中文语言理解评测基准 CLUE 榜单上的 “三连冠” 实力。

“它不只是‘背字典’,而是真的理解语境。” 华为工作人员解释,盘古 NLP 大模型通过海量文本训练,已能处理金融、医疗等专业场景的复杂语言任务:在银行,它能从企业年报中快速抓取风险关键词,让项目审核效率提升 3 倍;在医院,它可从数万篇医学文献中提炼疾病关联数据,帮科研人员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未来,这款模型将上线华为云 AI 资产共享社区,让更多开发者能用它搭建专属应用。

生活 “助手”:从食堂结算到家庭服务,AI 走进日常

世博展览馆的餐饮区,一台 AI 识别结算台前排起了长队。用户端着餐盘经过摄像头,屏幕瞬间跳出 “鸡翅 12 元、煎蛋 5 元、刺身 38 元” 的清单,下方还附着 “总热量 680 大卡,蛋白质 35g” 的营养分析。“绑定校园卡后,刷脸就能支付,连饭卡都不用带。” 朴食科技工作人员说,这套系统已进入上海多所高校食堂,日均处理超 2 万笔订单,结算速度比人工收银快 4 倍。

不远处,优必选首发的 Walker X 机器人正上演 “全能秀”:3km/h 的速度走斜坡、15cm 台阶上下自如、避障时灵活调整步伐,甚至能给观众捶背按摩。“41 个高性能伺服关节让它像人类一样协调肢体。” 工程师演示着机器人 “金鸡独立” 的动作,“未来在家庭场景,它能帮老人取药、陪孩子玩耍,成为真正的‘居家助手’。”

出行 “新境”:自动驾驶 + AR,重构移动体验

世博中心周边道路上,商汤科技的 SenseAuto 自动驾驶 AR 小巴成了 “移动风景线”。这辆没有司机的小巴沿固定线路行驶,车内屏幕将窗外实景与虚拟信息叠加 —— 驶过世博轴时,AR 效果让建筑 “长出” 数据流,直观展示园区能源消耗;遇到路口,虚拟箭头提前指引转弯方向。

“它不只是‘把人从 A 送到 B’,更是重构出行体验。” 商汤工作人员介绍,小巴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实现全自主导航,未来可用于景区观光、园区通勤,“AR 交互让乘客在途中就能‘读懂’城市,比如看到历史建筑时,屏幕会自动弹出它的建造故事。”

健康与教育:AI 成为 “个性化管家”

“最近总是凌晨 2 点才能睡着……” 在阿斯利康展台,体验者对着 “如眠” 软件倾诉睡眠困扰。系统通过 AI 对话收集作息数据后,生成专属方案:“建议固定 23 点卧床,睡前 1 小时远离电子屏幕,配合 4-7-8 呼吸法放松……” 这款慢性失眠数字疗法已通过临床验证,试验数据显示,使用者入睡时长平均缩短 69%,睡眠效率提升至 90% 以上。

教育领域的 AI 创新同样吸睛。华东师大与微软联合开发的 “小花狮作文智能辅导系统” 前,家长们正围着看它批改作文。“‘夕阳像打翻的颜料盘’—— 这句话用了比喻,生动形象,但‘颜料盘’的色彩可以再具体些。” 系统不仅给出评分,还标注出句子亮点和改进方向。“它能模仿老师的思路,同时分析每个学生的薄弱点,比如有的孩子擅长叙事却不会抒情,系统会针对性推送练习。” 工作人员说,目前该系统已在上海多所中小学试点,帮助老师实现 “因材施教”。

安全 “哨兵”:AI 守护复杂场景的 “无死角”

中科智云展台的 “智能移动哨站” 透着科技感:一个搭载摄像头的移动平台,能在雪地、黑夜等环境中自主巡逻。“它是为 2022 年冬奥会密苑云顶乐园定制的安防助手。” 工作人员演示道,哨站通过红外传感器和 AI 算法,可识别翻越围栏、遗留可疑物品等异常情况,“滑雪场面积大、地形复杂,人工巡逻有盲区,它能 24 小时值守,发现问题实时报警。”

从能理解 “言外之意” 的语言模型,到会照顾人的机器人,从守护健康的数字疗法到辅助成长的教育工具,2021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这些黑科技,早已不是实验室里的 “概念品”。它们正从展台走向食堂、家庭、校园、景区,用技术的温度重构生活细节。正如大会主题 “智联世界 众智成城” 所喻,当 AI 真正融入日常,每个人都能触摸到智能时代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