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实时生成游戏《Oasis》体验:转身山河易色,眨眼万物重构
两家初创公司推出的AI原生游戏《Oasis》号称“无需游戏引擎”,完全由AI实时生成画面。玩家体验发现,一旦转头或移开视线,刚才的景物可能已悄然改变,仿佛置身一个不断重构的梦幻世界。
2024年11月,两家初创公司Etched和Decart AI推出了号称“全球首款可游玩的开放世界AI模型”游戏《Oasis》。与传统游戏截然不同的是,《Oasis》不依赖任何游戏引擎,而是通过AI实时生成每一帧画面,创造了游戏开发的新范式。
这种完全由AI驱动的游戏体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玩家们很快发现,在这个世界中,视线成为维持世界稳定的唯一力量——只要你盯着一个方向,世界就是稳定的;一旦转头或移开视线,刚才的景物可能已经悄然改变。
01 技术革新:替代传统游戏引擎的AI方案
《Oasis》代表了游戏开发范式的根本转变。传统游戏依赖Unity或Unreal等引擎进行图形渲染、物理计算和音频管理,而《Oasis》则完全使用AI模型替代这些功能。
技术层面,《Oasis》基于Transformer架构,包含两大核心组件:基于ViT的空间自编码器负责提取空间特征和理解三维场景结构;基于DiT的潜在扩散骨干网络则负责将特征编码转化为实际游戏画面。
训练数据方面,团队让AI学习了数百万小时的《我的世界》游戏视频,使模型能够根据当前游戏画面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生成新的画面。这种训练方式让《Oasis》掌握了《我的世界》中复杂的游戏机制,包括建筑、空间位置、照明物理、库存管理和对象理解等。
性能表现上,《Oasis》在H100上运行时能以360p的分辨率实现每秒20帧的渲染,并声称做到了“零延迟”。团队承诺如果使用100B+参数的优化模型,就能达到4K级别的实时渲染,并发用户数量也将提升超过10倍。
02 实际体验:奇幻与现实交织的游戏感受
《Oasis》团队为证明其技术可行性,在官网上公开了游戏Demo,允许任何人体验这款创新作品。然而,实际体验却超出了许多玩家的预期。
游戏开始时,一行提示语写道:“请注意,你做出的每一步都将决定整个世界的走向”。这并非简单的剧情铺垫,而是对游戏机制的真实描述——玩家的每个动作和视线移动都会引发游戏世界的响应性变化。
在限制性的技术条件下,《Oasis》目前只能在360p的分辨率下运行。对于习惯了4K高清画面的现代玩家来说,这种像素级的游戏画面无疑是一种视觉上的退步,但多数玩家表示可以理解,毕竟这是先驱性技术尝试。
真正让玩家感到震撼和困惑的是游戏世界的不可预测性。有玩家发现:“看到的颜色决定了我移动时面前会出现什么。棕色的泥土,那么它就有可能随着我的移动逐渐进化成大树。”这种动态生成机制创造了既神奇又不可靠的游戏环境。
03 视觉难题:当AI无法“记住”世界
《Oasis》最引人注目的特性也是其最大的技术挑战——视觉稳定性问题。玩家很快发现,在这个AI生成的世界中,视线成为维持稳定的唯一力量。
多名玩家报告了类似的奇幻体验:只要不盯着一个方向,“我的世界”就会变成魔幻世界。如果你敲击砖块并盯着它,砖块保持方形;但只要你转头再看,那块砖可能已经变成了圆形。背后的山可能消失变成河流,熟悉的路径可能在你眨眼间彻底改变面貌。
这种现象被玩家比喻为“吃菌子”般的体验——一种类似食用致幻蘑菇后的视觉扭曲感。更有玩家直言这种体验带来了生理不适,甚至感到“现实解体”。
技术层面,这一问题源于《Oasis》的实时生成机制。每一帧画面都是模型即时生成的,而不是基于持久的场景数据,因此场景无法在用户的视角切换中保持一致。就像一个人看小说经常看了后面忘了前面,AI在繁重的计算压力下难以记住“原图”。
04 技术根源:动态加噪与长时记忆缺失
《Oasis》视觉稳定性问题的技术根源在于其自回归生成模型的特性。在自回归模型中,每一帧的生成都基于前一帧的输出,这使得小的误差会逐渐积累,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画面失真甚至系统崩溃。
为解决这一问题,Oasis团队开发了“动态加噪”技术——一种在推理时使用的噪声注入机制。通过在推理过程中对每一帧注入噪声,通过增加初始帧的噪声来防止误差放大,再逐步降低噪声以恢复细节,使模型能够在生成过程中保持一致性。
然而,这种技术只能部分缓解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Oasis》缺乏长时记忆支持的缺陷。由于每一帧都是模型即时生成的,而不是基于持久的场景数据,游戏世界难以保持跨时间和跨视角的一致性。
这种技术限制也解释了为什么《Oasis》当前仅支持以360p分辨率和每秒20帧的速率运行。这种低清晰度设置是为了平衡实时生成的计算需求与可接受的延迟水平。
05 玩家反应:从惊艳到困惑的体验历程
尽管存在技术限制,《Oasis》的初始体验仍然让许多玩家感到惊艳。玩家在游戏初期能够感受到《Oasis》基本掌握了《我的世界》中复杂的游戏机制,包括建筑、空间位置、放置方块、昼夜照明和库存管理等。
然而,随着游戏时间的延长,困惑和挫折感开始取代最初的新奇感。有限的5分钟体验时间虽然足够展示技术潜力,但也足以暴露系统的当前局限性。
社交媒体上充满了玩家对《Oasis》体验的调侃和吐槽。许多玩家将这种体验比作“梦境”或“幻觉”,强调游戏世界缺乏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一位玩家幽默地总结道:“在这个游戏里,最好的策略就是大胆地往前走,不要回头。就像那个去冥界寻妻不能回头、回头妻子变石头的希腊神话一样。”
尽管有这些批评,许多玩家仍然认可《Oasis》的技术创新价值,认为这是向全新游戏范式迈出的重要第一步。
06 行业背景:AI重构游戏开发的可能性
《Oasis》的出现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整个游戏行业向AI驱动转型的一部分。据市场研究公司Tractica预测,全球AI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1185亿美元,而游戏产业正是其核心应用场景之一。
在开发效率方面,AI技术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三七互娱利用AI动作捕捉技术将少林武术融入游戏《Puzzles & Survival》,使开发周期缩短40%。网易CEO丁磊则在财报会上表示,DeepSeek等技术使游戏研发效率提升30%,尤其在NPC对话设计和关卡测试等环节实现自动化。
甚至个体开发者也能从AI技术中受益。据报道,有海外个体研发者利用AI软件,仅花费3小时就开发了一款游戏,上线13天赚到6.7万美元。这种低门槛开发模式可能彻底改变游戏行业的生态结构。
《Oasis》代表了这一趋势的终极形态——完全由AI生成和驱动的游戏体验,无需传统游戏引擎的支持。
07 未来展望:AI原生游戏的发展路径
尽管《Oasis》目前存在明显限制,但其技术发展方向预示着游戏产业的未来。业界专家认为,AI原生游戏将遵循一定的发展路径,参考移动游戏的发展轨迹,休闲类游戏往往率先出现爆款。
预计2025年下半年,首批AI原生玩法将实现商业化集中上线,游戏内容也将迎来快速革新。到2027年,国内AI原生游戏市场规模有望超300亿元。
技术演进方面,《Oasis》团队已经规划了发展路线。未来将引入短期和长时记忆模块解决上下文问题,为提升分辨率,团队针对Sohu芯片进行了优化(Sohu是由Etched构建的Transformer ASIC),预计会有不断的性能提升。
投资界也对这一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在《Oasis》模型发布的当天,红杉资本就宣布以2100万美金投资Oasis背后的其中一家初创公司Decart。这种资本注入将加速技术进步和产品优化。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Oasis》代表的不仅是游戏技术的进步,更是人机交互方式的革命。正如红杉资本合伙人Shaun Maguire所言,Decart团队是“超精英的AI工程师”,正在将“生成式体验推向极致”。
《Oasis》目前的体验让人联想到早期电子游戏的粗糙与神秘感——就像1970年代的《Pong》或1980年代的《超级马里奥》,技术有限却充满了可能性。
玩家们对转身山河易色的困惑,恰恰揭示了AI生成技术的核心特征:无记忆的创造力。就像人类梦境一样,AI每次“眨眼”都会重新想象世界,不求永恒,只求瞬间合理。
Etched公司创始人Gavin Uberti曾表示:“我们正在押注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赌注——一种只能运行Transformer模型的芯片,但其运行速度比GPU快几个数量级。”
这场赌注的结果将决定未来游戏是更加稳定可信,还是永远保持这种梦幻特性——每次转身都是冒险,每次眨眼都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