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工智能

AI幻旅:Endless Summer与30万被裁者的平行世界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11-26
摘要:月收入400美元的印尼青年用AI生成豪车合影,而亚马逊则因AI技术裁减3万个岗位——人工智能正在同时制造着虚幻的满足与真实的失业。2025年,Meta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一款名为“EndlessSummer”的应用,用户只需提交三张自拍,就能生成在世界各地旅游的打卡照片。与此同时,亚马逊宣布计划裁减约3万个岗位,公司首席执行官将这一决定部分归因于生成式AI对工作岗位的影响。这两,AI幻旅:Endless Summer与30万被裁者的平行世界

 

月收入400美元的印尼青年用AI生成豪车合影,而亚马逊则因AI技术裁减3万个岗位——人工智能正在同时制造着虚幻的满足与真实的失业。

2025年,Meta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一款名为“Endless Summer”的应用,用户只需提交三张自拍,就能生成在世界各地旅游的打卡照片。 与此同时,亚马逊宣布计划裁减约3万个岗位,公司首席执行官将这一决定部分归因于生成式AI对工作岗位的影响。

这两种现象看似毫不相干,却共同揭示了AI技术如何同时制造着虚拟满足与真实失业——一部分人用AI技术构建无法拥有的生活方式,另一部分人则因AI技术失去维持生活的岗位。

01 虚拟旅行:Endless Summer的技术实现与市场需求

Endless Summer应用依托谷歌Gemini Banana程序开发,用户可获得3张免费生成的旅游图片。 应用采用付费模式:3.99美元可生成30张,17.99美元150张,34.99美元则可获得300张的“名媛顶级套餐”。

该应用特别设有“客房服务”功能,能在清晨自动生成两张美图,供用户及时刷新朋友圈。 这种精准满足用户社交展示需求的功能设计,使其在印尼低收入群体中特别受欢迎。

研究者指出,利用人工智能逃避现实已成为一种特殊生活方式,“让人体验无法拥有的生活,这令人伤感又着迷”。 这种需求在月收入低于400美元的群体中尤为明显,他们热衷于发布与兰博基尼的合影或是在古驰专卖店“血拼”的图片。

02 AI虚拟旅行背后的社会心理学

虚拟旅行现象折射出当代人的深层社会焦虑。超过75%的年轻人承认社交媒体上的炫富内容会引发焦虑,而AI技术进一步降低了制造这种虚假内容的技术门槛。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曾指出:“消费趣味是人们进行社会身份再生产的工具。” 那些看似随意的炫富,本质上是在呐喊:“看,我属于这个阶层!” AI炫富背后是三种深层焦虑:身份认同的危机、安全感的缺失和价值观的空洞。

心理学家分析,许多爱在网上炫耀的年轻人都有一种寻求自我肯定的心理。 就像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要一样,证明自己很有价值与地位、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

03 AI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冲击

与虚拟旅行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I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亚马逊裁员3万人仅是科技行业“AI裁员潮”的冰山一角。 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00家科技公司裁减了约9.8万名员工。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在6月的内部信中明确表示:“生成式AI将取代重复性白领工作”。 这一预测正在变为现实——人力资源部门用AI自动筛选简历、办离职手续,替代了15%的岗位;客服系统中,聊天机器人处理了70%的标准咨询。

微软首席商务官贾德森·阿尔托夫透露,仅是在微软的呼叫中心,AI去年就帮助公司节省了超5亿美元的成本。 Salesforce的CEO马克·贝尼奥夫也表示,AI已被用于处理企业内部30%至50%的工作。

04 从“全面回忆”到现实替代:AI的两面性

有人评论说,将人工智能与“脑后插管”技术结合,便是肉眼可见的未来。 这类似于电影《全面回忆》中的情节:矿工通过植入美好记忆来振作精神,重返火星矿坑。

然而,这种技术乐观主义掩盖了AI替代现实工作的残酷一面。亚马逊一边裁员,一边投资40亿美元扩大配送网络,并计划在2026年底前将配送网络规模扩大两倍。 同时,公司还推出多臂机器人“蓝鸟”,能够同时执行挑选、存放和整合货物等多项任务。

研究机构eMarketer的分析师Sky Canaves指出:“亚马逊的最新裁员计划表明,公司内部可能实现了足够显著的、由AI驱动的生产力提升,以支持一轮大规模裁员”。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估计,自动化仓库的推广结合成本降低,到2027年可能为亚马逊节省高达40亿美元。

05 人机协同的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AI带来的挑战,行业内部正在积极寻求人机协同的解决方案。亚马逊人力体验与技术高级副总裁贝丝·加莱蒂强调,人工智能是“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使企业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新。

这场变革正在重构职场规则:要么驾驭AI,要么被淘汰。 那些能驾驭AI、而非被AI替代的人,反而会在裁员潮里逆势突围。 未来更需要的是懂业务逻辑的“AI+行业”复合型人才。

然而,过度裁员可能导致长期创新能力的“知识断层”。 中层管理者被大量裁撤,会导致那些懂业务、通技术的“老法师”流失,新人接不上手。 非核心研发部门被砍,可能错过未来的创新机会。

AI技术仿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为月收入不足400美元的群体提供了体验无法拥有的生活的工具,另一面则让数万员工失去工作。 这种矛盾凸显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挑战。

虚拟旅行应用的流行与科技公司的裁员潮同时发生,揭示了我们时代的技术悖论:AI既能制造满足感,也能带来失业率。 在这个被算法重塑的世界里,或许真如杨绛所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