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工智能

2025人工智能+大会锚定未来十年,AI迈向通用智能新纪元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11-24
摘要:产学研领袖齐聚北京,描绘AI向通用人工智能演进路线图,一系列重磅举措同步推出构筑产业新生态。2025年11月,以“AI下一个十年:场景驱动×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5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A,2025人工智能+大会锚定未来十年,AI迈向通用智能新纪元

 

产学研领袖齐聚北京,描绘AI向通用人工智能演进路线图,一系列重磅举措同步推出构筑产业新生态。

2025年11月,以“AI下一个十年:场景驱动×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5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AI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产业领军者及青年先锋力量,围绕技术前沿、场景应用、生态构建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在主旨演讲中指出,AI大模型已进入深度革新产业阶段,中长期发展的核心目标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并深度赋能科学研究领域。 会上同步发布了多项重磅创新举措,为AI技术趋势落地提供坚实支撑,构建起全方位的“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体系。

01 技术演进:从专用智能到通用智能的跨越

姚期智院士在主论坛上发表《人工智能的未来展望》主旨演讲时强调,AI大模型正在深刻变革各行各业,从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将朝着通用人工智能(AGI)方向发展,赋能科学研究,同时也必须确保AI安全、可控、可靠。

这位图灵奖得主指出,中国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应用人才储备,但培育尖端创新人才仍是突破技术瓶颈、抢占产业高地的关键所在。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作为青年创业者代表,在题为“我们的下一个十年”的分享中表示,未来十年将是AI‘生长与绽放’的黄金期。 他特别强调,机器人技术将实现从“能做事”到“会做事”、从“行业工具”到“生活伙伴”的质变跨越,场景化深度融合将成为技术落地的核心驱动力。

在“生态协同,AI+未来”圆桌论坛环节,智谱董事长刘德兵、范式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陈雨强、阶跃星辰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姜大昕等产学研代表,围绕大模型技术迭代、人机交互进化、跨领域协同创新等方向展开前瞻对话。

02 产业落地:破解从技术到应用的挑战

在“AI规模化落地的机遇与策略”圆桌论坛环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刘知远、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董事长李振军、思必驰联合创始人俞凯等嘉宾,聚焦技术转化效率、产业赋能路径等核心问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以场景为锚点,打通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全链路堵点。 姚期智院士补充道,安全、可控、可靠是AI技术前行的不可逾越的底线,在推动产业应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安全保障。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在大会致辞中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坚持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产业培育“三位一体” 的思路推进,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理论、拓展新的发展方向,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大会发布的《AI中国方案》结合智慧能源、智能装备、空间智能等领域的产业实践案例,生动展现了“以场景需求驱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反哺产业升级”的特色路径。 这一方案为破解人工智能技术落地难的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宝贵参考。

03 生态建设:多项重磅举措同步推出

本次大会同步发布了多项重磅创新举措,从组织搭建、资源整合、国际拓展多维度发力,为AI技术趋势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最引人关注的是北京市人工智能协会(筹)正式发起设立。 该协会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下,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主发起单位之一,联合产业链核心企业、顶尖科研机构及高校共同组建。 未来协会将重点开展产业资源整合、技术交流平台搭建、协同创新推动等工作。

中关村发展集团发起设立的中关村原生引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同步揭牌。 该公司将通过市场化机制整合高校科研项目与政府政策资源,为AI相关项目提供技术挖掘、成果评估、资金投入、算力支撑、概念验证、场景应用等全链条服务,有效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市场的关键通道。

此外,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首批“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服务港”正式授牌,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京港澳青创中心、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中关村科学城公司4家单位获得首批授牌。 该服务港将为中关村AI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精准化、一站式服务,助力国产AI技术与产品参与全球竞争。

04 未来展望:AI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图景

本次大会不仅关注当下热点,更对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展望。大会发布的《智启新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五大趋势洞察》提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开始进入技术加速进化、能力集中涌现、应用加快普及、创新群体突破交织叠加的时期。

在应用层面,大会发布了“AI100应用标杆”,该榜单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的学术支持下,从全国1000多家企业中遴选而出,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成效。

从分论坛设置来看,本次大会涵盖了“具身智能”“AI+大健康”“AI+数字孪生”“AI+创投”“AI+影视”等系列前沿领域,共同构筑了一场以“场景驱动”为核心的创新对话。 这些专题讨论旨在通过跨界交流,激发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无限潜能。

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妍表示,以场景为锚点,让技术扎根产业沃土,以协同为动力,让创新活力充分迸发,以开放为姿态,让中国AI成果惠及全球。 这一观点概括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思路。

2025人工智能+大会成功绘制了AI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随着北京市人工智能协会(筹)的设立、中关村原生引擎公司的揭牌以及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服务港的正式授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了协同创新的新格局。

正如姚期智院士所强调,随着AI大模型向通用人工智能迈进,中国需要培养更多尖端创新人才,才能在即将到来的AGI时代占据领先地位。 而场景驱动与产业融合将成为AI下一个十年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