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交通

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动力锂电池,三地同步开启新能源运输新篇章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10-17
摘要:2024年11月19日,中国铁路迎来一项重要突破:三列运载动力锂电池的列车分别从重庆长寿渝巴专用铁路、四川宜宾港和贵阳国际陆港同步开出,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动力锂电池的大规模铁路试运输。这一里程碑事件为国产动力锂电池的全球流通开辟了新路径,对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三地同步发车,突破传统运输模式本次试运输在重庆、四川和贵州三地同步启动。重庆,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动力锂电池,三地同步开启新能源运输新篇章

 

2024年11月19日,中国铁路迎来一项重要突破:三列运载动力锂电池的列车分别从重庆长寿渝巴专用铁路、四川宜宾港和贵阳国际陆港同步开出,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动力锂电池的大规模铁路试运输。这一里程碑事件为国产动力锂电池的全球流通开辟了新路径,对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三地同步发车,突破传统运输模式

本次试运输在重庆、四川和贵州三地同步启动。重庆长寿渝巴专用铁路、四川宜宾港和贵阳国际陆港三地首发的列车,均采用了新研发的40英尺锂电池专用集装箱。其中,从四川宜宾港出发的列车装载了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子公司)的动力锂电池,重量约24吨,驶往上海方向。此次 coordinated 行动展示了铁路系统在危险货物运输组织上的协同能力。

专用集装箱保障运输安全

为确保运输安全,此次试运采用了专门设计的40英尺锂电池专用集装箱。这些集装箱配备了烟感温感探测系统、泄压排气装置等安全设施,箱体全部采用A1级不燃材料,具备阻燃隔热功能。国铁成都局配套制定了完整的运输条件和装运方案,覆盖前置许可批复、货物检验、包装检测、场站安全论证等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全过程,显著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政策规范先行,奠定制度基础

本次试运输的顺利实施,得益于前期充分的政策准备。2024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国铁集团发布了《40英尺集装箱装装运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铁路安全运输条件》,为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提供了明确的规范指引。这些政策为此次试运行奠定了制度基础,确保了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和安全性。

铁路运输优势明显,助力产业降本增效

与传统海运和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动力锂电池具有显著优势。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平指出:"铁路运输具有运力大、周期短、安全性高、成本适中、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优势"。成铁物流中心副主任罗利平进一步补充,铁路运输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电池更具规模化、安全性、便捷性和绿色性。宁德时代供应链与物流负责人刘洁表示,铁路运输将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增强供应链体系稳定性。

推动多式联运,提升全球竞争力

此次铁路试运输的成功,标志着动力电池多式联运成为现实。据《2023年动力电池运输行业发展报告》,目前我国锂电池出口主要通过水路运输,国内约90%依赖道路运输。铁路运输的加入,将有效完善综合运输体系。贾平表示,未来将"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推动多式联运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升国产动力锂电池出口的整体运输效率。宜宾市相关负责人指出,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与中欧班列的有效衔接,将助力产品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中亚和欧洲。

此次试运输开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新模式,通过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将助力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触达力"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