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融合新引擎:2025通信展勾勒数字中国新图景
在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系统阐述了中国信息通信业的现代化进展与未来规划。本届展会以"数实融合新引擎 智启未来新动能"为主题,于9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集中展示了信息通信业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最新成果。
信息通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5G和千兆网络快速增长,万兆光网试点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1.54亿户,在5G用户普及率、千兆光网覆盖率等关键指标上继续领先全球。电信业务线上办理占比达91%,电信和互联网经营主体近19万家,其中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超2700家。
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走深向实,已发布大模型1500余个。这些大模型已快速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应用,形成一批新模式、新业态。5G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86个行业大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累计超过1.85万个,加速向生产核心环节延伸。
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升级
国家一体化算力体系深入构建,算力互联网启动实施。截至2025年9月,国家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已注册下发算力标识超102万条、聚合公共算力资源超117EFLOPS,北京、上海、四川等13个省市已建立独立标识系统,实现了属地化的算力运行监测和服务管理。在用算力设施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
在5G-A(5G网络的演进和增强版本)方面,我国已进入规模部署期,300余个城市启动规模部署。5G-A带来了万兆速率、超低时延等强大能力,为终端、网络与云端AI之间的协同搭建了"信息高速公路"。例如在广西,通过5G-A无源物联技术实现了近2万平方米厂房的智能管理和自动化物料盘点。
未来发展方向明确
钟志红指出,下一步信息通信行业将紧扣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从四个方面着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一是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持续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加快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部署,推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布局。二是推动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加大技术创新与攻关力度,加速丰富5G-A产品体系,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三是深化融合应用赋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分类分级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四是优化行业发展环境,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
国际电信联盟(ITU)电信标准化局主任尾上诚藏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表致辞,高度肯定了中国在技术标准制定中的贡献。他表示,中国专家深度参与标准制定,在前沿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动能,为全球科技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自1990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展示信息通信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平台。本届展会举办各类活动10余场,发布研究报告、行动计划、技术标准等20余项,全方位呈现了信息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