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普惠发展的中国担当:上海研讨班共商全球治理新路径

来自亚非拉欧38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齐聚上海,在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上共商促进人工智能普惠发展与全球治理之策,中方以实际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发展机遇。
2025年10月,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上海成功举行。此次研讨班是落实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的务实举措,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埃及、赞比亚、古巴、委内瑞拉、肯尼亚、巴西、老挝、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亚地区的38名政府官员参加研讨。
外交部人工智能事务协调员孙晓波在开班式上指出,“人工智能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应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要始终坚持创新开放,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始终坚持公平普惠,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可及性;始终坚持协同共治,由世界各国共同探讨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发挥联合国主渠道作用。
01 研讨班的背景与意义: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具体行动
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立项、华东师范大学承办,是落实李强总理宣布的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打造“数字南方”品牌的务实行动。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等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这一研讨班的举办具有重要的时代背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正在成为全球提升效率、推动转型的重要工具。然而,技术鸿沟问题越发凸显,发达国家在算法、算力、数据等关键领域占据显著优势,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面临人才匮乏、基础薄弱、应用不足等现实困境。
在此背景下,中方持续举办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彰显了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担当,体现了中国致力于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的真诚愿望。这一举措也是中国落实2025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表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的具体行动,该计划呼吁各方在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13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
02 研讨内容与形式:技术展示与治理研讨相结合
研讨班期间,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海涛指出,中国政府近期宣布即将在上海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WAICO),邀请各位学员积极参与,以深化对话与治理,让人工智能成为促进和平与共享发展红利的智慧纽带。
在技术方案分享环节,多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展示了前沿技术应用成果。芯视界展示了基于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的稳定水环境监测数据底座;优刻得展示了智算云助力工业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商汤医疗展示了“Sensecare智慧医院”综合解决方案;高羿科技展示了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这些展示涵盖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的多元化创新成果,引发了学员们围绕AI前沿应用、本国AI发展需求以及国际合作等话题的热烈讨论。研讨班还安排学员们参观了研究院展厅,了解研究院围绕“新一代高端专业智库、研发与产业转化平台、产融与生态创新平台”取得的一系列建设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等专家为学员们专题授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深化了对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理解。研讨班不仅关注技术本身,更着眼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全球治理框架,确保人工智能真正惠及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03 中国的角色与贡献: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高地,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发展。上海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着力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此次研讨班的举办,是上海市积极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的具体行动,展现了上海愿与各方携手同行,共享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广阔机遇。
中国坚持以开放合作促进科技进步,主张在开放中创新、在共享中发展,积极推动建设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网络。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技术壁垒”“算法垄断”与“数据霸权”,积极帮助全球南方国家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让更多国家能够参与、使用并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
近年来,中国在推动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务实行动。中国推动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和赞比亚共同举办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会议,与联合国共同举办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中国还积极落实联合国《未来契约》及其附件《全球数字契约》有关承诺,不断为完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贡献智慧和方案。
在2025年7月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中国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以实际行动响应全球南方呼声、助力弥合数字和智能鸿沟。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并向吉布提、蒙古国两国代表捐赠“MAZU—Urban”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
04 未来展望:构建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全球性挑战,各国需要共同探索新技术的发展与治理之道。中方主张协同共治,推动建立开放、公正、非歧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让所有国家和群体都拥有平等的发声权与参与权,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善技术”。
未来,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应沿着三个方向持续推进:坚持创新开放,让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坚持公平普惠,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可及性;坚持协同共治,发挥联合国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主渠道作用。
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立场,深化与各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交流合作。中国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公平普惠、协同共治等原则,携手各方推动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共同创造包容、开放、可持续、公平、安全和可靠的数字和智能未来。
随着中国“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中国发展经验和技术产品正不断惠及全球,为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向好持续注入动能。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开放包容的创新合作环境。当创新要素在全球网络中高效流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将加速迭代,为人类发展提供更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次研讨班不仅加深了各国学员对上海及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也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人工智能作为全人类智慧的结晶,理应成为促进和平与共享发展红利的智慧纽带,让所有国家都能在智能时代同球共济,共享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