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工智能+大会在京举行,共绘“AI下一个十年”新蓝图

大会发布《AI中国方案》,推动人工智能从技术革命走向产业革命,以场景驱动点燃新质生产力。
2025年11月15日至17日,以“AI下一个十年:场景驱动×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5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国家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网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赢在AI+》节目组、清华大学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等多机构联合主办,汇聚了行业顶级专家、头部企业和投资人代表,共同绘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新图景。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在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多年的科技进步与积累让人工智能发展获得新动力。他强调,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最重要方向是AGI(通用人工智能),中国不缺应用人才和场景,当务之急是培养更多尖端创新人才。
01 大咖云集,共话AI未来十年趋势
本次大会齐聚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思想。姚期智院士在《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演讲中提出,大模型的出现正革新着各行各业,带来了人工智能的新潮流。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从产业实践角度描绘了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我们的下一个十年,将是机器人从‘能做事’到‘会做事’,从‘行业工具’到‘生活伙伴’的十年。”
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妍代表主办方表示,作为北京市服务科技创新的市场化主体平台,中关村发展集团愿与大家一道,以场景为锚点,让技术扎根产业沃土,以协同为动力,让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圆桌对话环节进一步深化了技术趋势探讨。来自智谱华章、面壁智能、范式联合等企业界代表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生态协同,AI+未来”等话题进行研讨,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发展的丰富可能性。
02 重要发布,《AI中国方案》展示特色路径
大会重磅发布了《AI中国方案》,结合智慧能源、智能装备、空间智能等领域的产业实践案例,生动展现了“以场景需求驱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反哺产业升级”的特色路径。
《智启新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五大趋势洞察》提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开始进入技术加速进化、能力集中涌现、应用加快普及、创新群体突破交织叠加的时期。
大会还发布了具有代表性的“AI100应用标杆”。该榜单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的学术支持下,从全国1000多家企业中严格遴选而出,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成效。
03 生态构建,多措并举助力AI产业发展
为构建完善的AI产业生态,大会宣布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北京市人工智能协会(筹)正式发起设立,该协会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下,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主发起人之一,联合产业链核心企业、顶尖科研机构及高校共同发起。
会上正式推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人才及国际AI顶尖人才服务清单》,向全球顶尖人才发出邀请。大会期间举办的AI青年科学家沙龙,为青年人才搭建了跨界创新交流平台。
中关村原生引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大会上亮相,将通过市场化机制整合高校科研项目与政府政策资源,为AI相关项目提供全链条服务,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高效衔接。
04 国际合作,助推中国AI走向全球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京港澳青创中心等4家单位获得首批“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服务港”授牌。这些服务港将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为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支撑。
在“东盟AI+”合作分论坛上,中关村的创新成果与东盟广阔的市场精准匹配,共促成涵盖人工智能、数字基建、智慧服务等领域的20余项合作需求对接。
这些举措系统性地构筑了“人工智能+”的协同生态,形成从创新源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和产业生态,为AI技术的加速落地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保障。
05 场景驱动,AI赋能千行百业
“场景驱动”是本次大会的核心主题,也是人工智能从技术革命走向产业革命的关键。
聚焦“人工智能+”在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AI+新场景”分论坛发布多项场景需求、分享典型应用案例,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拓展新路径。
作为大会配套亮点,AI+X产品秀展区汇聚10余家优质企业,携最新重磅前沿成果集中亮相。宇树科技、星动纪元等代表性企业将其创新成果从技术构想变为可触场景,生动上演了一场 “智能落地”的沉浸式盛宴。
从国内产业协同到国际合作共赢,从技术攻坚到人才培育,大会始终以场景为纽带,串联起“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关键环节,为场景驱动下的AI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人工智能+大会成功绘制了AI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随着《AI中国方案》的发布和一系列生态建设举措的推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进入技术加速进化、能力集中涌现、应用加快普及的新阶段。
正如姚期智院士所强调,随着AI大模型向通用人工智能迈进,中国需要培养更多尖端创新人才。而场景驱动与产业融合将成为AI下一个十年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千行百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