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智能交通市场年会苏州召开 中信科智联引领车路云一体化新征程
3 月 5 日至 6 日,由赛文交通网主办的第十四届(2025)智能交通市场年会在苏州圆满落幕。作为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的标志性盛会,本届年会聚焦 "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机遇、新挑战",为政产学研用各界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共探智能交通产业升级路径。其中,C-V2X 车路云一体化成为核心议题,行业领军企业中信科智联凭借突出成果斩获双项大奖,引发广泛关注。
双奖加冕:中信科智联彰显车路云领域硬核实力
年会上,被誉为智能交通行业 "风向标" 的 "中国智能交通最具影响力企业评选" 结果揭晓。该评选已连续举办 14 年,以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参照。中信科智联凭借在 C-V2X 车联网领域的深厚积累,一举拿下 "2024 车路云一体化优秀服务提供商奖",并成功跻身 "2024 城市智能交通市场亿元俱乐部榜单",成为本次评选的最大亮点之一。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中信科智联在车路云一体化落地中的扎实实践。2024 年,公司接连中标两大标杆项目: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3.0 扩区建设项目与德清智能化路侧建设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总金额近 4 亿元,彰显了市场对其技术实力与项目交付能力的高度认可。
在场景创新方面,中信科智联同样表现亮眼。2024 年 5 月,公司联合莫干山智能网联联合创新实验室发布智能网联公交专用道共享服务方案,通过 C-V2X 技术实现公交专用道的 "动态开放、分时共享",既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又灵活释放道路资源,为德清地区交通效率提升提供了全新解法。
路径探索:以场景为牵引,破解车路云落地难题
在年会同期举办的 "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发展论坛" 上,移动通信与车联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首席专家、中信科智联副总经理范炬发表主题演讲,深度剖析了 C-V2X 车路云一体化的实施路径。
范炬指出,车路云一体化并非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以高价值场景为核心驱动力。他详细解读了七大典型场景的应用价值:信号灯识别可减少路口延误 15% 以上;"鬼探头" 避免功能能降低事故率 30%;公交车道共享可提升道路利用率 20%;隔车感知、数字三角牌、低能见度通行等技术,则能显著提升复杂路况下的行车安全;特定场景无人驾驶更能推动物流、园区等领域的效率革命。
"基于 C-V2X 的车路云一体化是必然路径,它不仅能推动城市交通管理从 ' 被动应对 ' 向' 主动预警 ' 转型,更能提升高速公路的安全冗余、通行能力与管理精度。" 范炬强调。
针对产业落地中的成本与效率痛点,他提出三大策略:一是按需分级建设路侧基础设施,避免盲目投入;二是通过规模建设、集中施工、设备复用降低单位成本,例如北京示范区 3.0 项目通过批量部署 RSU(路侧单元),使单设备成本下降 40%;三是快速积累用户规模,实现网络价值变现。
此外,由中信科智联主导编制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下 C-V2X 车车 - 车路协同典型应用场景及实施参考》蓝皮书已于 2024 年 10 月发布,为行业提供了首个场景落地的标准化指南,加速技术向商用转化。
生态共建:引领智能交通驶向 "全域协同" 新时代
当前,智能交通与汽车产业的融合正进入深水区,车路云一体化作为核心纽带,正重塑行业格局。中信科智联以 "开放、创新、合作" 为理念,持续推动产业生态繁荣 —— 在技术层面,深耕 C-V2X 芯片、算法与终端设备的全栈自研;在项目层面,联合车企、市政、通信运营商打造 "车 - 路 - 云 - 网" 协同体系;在标准层面,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推动技术规范统一。
随着政策支持加码、技术成本下降与场景价值凸显,车路云一体化已从试点走向规模商用的关键期。中信科智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标杆项目为依托,以场景落地为抓手,携手产业链伙伴破解技术、成本、生态等难题,让 C-V2X 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真正服务于交通效率提升与出行安全保障,引领智能交通迈向 "全域协同" 的新时代。
本次年会的召开与中信科智联的实践,不仅勾勒出智能交通的发展蓝图,更为产业指明了 "技术筑基、场景牵引、生态共建" 的落地路径,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