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家居

国家能源局出台307项新标:构建能源绿色转型的“标准引擎”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10-28
摘要:2025年9月,国家能源局集中发布307项能源行业标准,覆盖从区块链绿电交易到煤矿智能化,从可再生能源制氢到海底电缆运维等关键领域。此次大规模标准更新涉及区块链绿电交易、井工煤矿智能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前沿领域。所有标准于20,国家能源局出台307项新标:构建能源绿色转型的“标准引擎”

 

2025年9月,国家能源局集中发布307项能源行业标准,覆盖从区块链绿电交易到煤矿智能化,从可再生能源制氢到海底电缆运维等关键领域。

此次大规模标准更新涉及区块链绿电交易、井工煤矿智能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前沿领域。所有标准于2025年9月28日批准,将于2026年3月28日正式实施,为能源行业提供6个月准备期。

这批标准不仅数量庞大,更在质量上体现系统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三大特点。它们共同构筑了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基石,为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标准化支撑。

01 绿电交易新纪元: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体系

电力区块链绿电交易系列标准包含4部分:通用要求、流程要求、功能要求和接口要求。这一系列标准为绿电交易电力区块链平台的业务设计、建设和应用提供全面指导。

标准明确了区块链技术支撑绿电交易的业务流程和具体要求,规定了用于绿电交易的电力区块链平台的参考架构和功能要求。同时明确了电力区块链平台向绿电交易平台提供信息交互的数据接口调用流程和技术要求。

这一系列标准的实施,将为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的绿色电力交易体系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引。有助于为绿色电力市场规模化发展筑牢基础,推动绿色电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助推我国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02 煤矿智能化升级:从设计到验收的全流程规范

井工煤矿智能化系列标准包括设计规范、安装要求和验收规范三部分。这些标准适用于煤炭工业新建、改建、扩建的井工煤矿智能化设计、安装和验收。

标准规定了井工煤矿智能化在基础设施、生产与安全监控系统、综合管控平台等方面的要求。为井工煤矿智能化设计、安装建设、验收等提供全面、系统的依据和指导。

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助于规范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为智能化系统常态化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撑。同时,《煤矿智能化建设规划编制基本要求》标准为煤矿智能化建设规划编制提供依据指导,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03 电力生产智能化:火电安全生产迎来新标准

《火力发电厂智能化安全生产管控系统技术规范》适用于火电厂智能化安全生产管控系统设计、实施与验收等全过程。该标准规定了系统构架、配置要求、智能应用、测试与验收等技术要求。

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火电厂在智能化安全生产领域开展设计、实施和验收测试等工作提供指导。有助于以智能化技术服务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

此外,《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适用于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主要电力来源的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工程。该标准规定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工作内容和深度。

04 绿色消费认证:建立统一评价体系

《绿色电力消费评价技术规范》适用于对组织、产品、活动、个人四类对象开展绿色电力消费的评价工作。标准规定了绿色电力消费评价的评价原则、基本要求、评价程序与要求等内容。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利于规范我国绿色电力消费评价相关工作,有效衔接我国绿证政策。为构建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制度提供基础,更好推动基于绿证的绿色能源消费。

《海底电力电缆运行规程》则适用于10kV及以上交流海底电力电缆,规定了海底电力电缆线路运维的技术要求、工程验收、巡视检查等要求。标准实施后将提高海缆线路运行可靠性,提升新技术在海缆线路中的应用效果。

05 电网升级改造:适应新能源时代需求

《中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适用于10kV公共交流配电网的改造工作。标准规定了10kV架空线路及设备、电缆线路、开关站等改造的相关技术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可有效指导配电网增强新型源荷接纳能力,提高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促进配电网供电电压质量提升和节能降碳,更好保障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并网。

《电动汽车负荷聚合系统技术规范》适用于电动汽车负荷聚合系统的设计、研发、建设、验收和运行。标准规定了负荷聚合系统的体系架构、功能、性能与安全技术要求。

这次大规模标准更新构建了能源绿色转型的标准引擎,从区块链绿电交易到煤矿智能化,从可再生能源制氢到海底电缆运维,覆盖了能源行业的关键领域。

随着这些标准于2026年3月28日正式实施,我国能源行业将迎来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新阶段。这批标准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推动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