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工智能

中国生成式AI用户规模半年翻番突破5亿,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10-21
摘要:五个月时间,超过整个南美洲人口总数的中国用户开始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技术正以惊人速度融入日常生活。2025年10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中国生成式AI用户规模半年翻番突破5亿,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

 

五个月时间,超过整个南美洲人口总数的中国用户开始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技术正以惊人速度融入日常生活。

2025年10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率达106.6%,普及率为36.5%。

这一数据标志着生成式AI在中国已从“试用”阶段迈向“常用”阶段。更值得关注的是,超过90%的用户会首先选择使用国产大模型,显示出市场对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广泛认可。

01 用户规模爆发式增长,年轻高学历群体是主力军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对比2024年6月的2.3亿用户规模,一年内增长了2.85亿用户,增幅超过120%。这一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也极为罕见。

用户普及率大幅提升。从2024年12月到2025年6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率提升了18.8个百分点,从17.7%增至36.5%。这意味着在短短半年内,超过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开始接触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中青年和高学历用户是核心使用群体。数据显示,40岁以下用户占比达到74.6%,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占比为37.5%。这一群体对新技术接受度高,应用能力强,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

年轻用户特别是19岁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33.8%。人工智能在教育辅助领域的应用正从简单辅助走向个性化教学智能辅助,未来颠覆教育发展的可能性非常高。

02 国产大模型崛起,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

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已成为用户首选。调查显示,超过90%的用户会首先选择使用国产大模型。这一数据表明国产品牌在技术成熟度和用户体验上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25年8月,我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产品数量丰富为用户提供了多元化选择空间和差异化体验。

专利申请量全球领先。截至2025年4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这表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话语权持续增强。

企业级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大模型领域的日均总消耗量已达10.2万亿tokens,相较2024年下半年日均调用量暴增363%。阿里通义以17.7%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字节跳动豆包模型占比14.1%,DeepSeek位列第三,达10.3%。

03 应用场景多元化,从日常生活到产业升级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目前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容等。其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达80.9%。

在产业应用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深入千行百业。在智能制造领域,企业通过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降本增效。多模态能力拓展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自动驾驶作为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成为多模态大模型的典型应用场景。

智能体成为连接用户与各类服务的新桥梁。在政务服务领域,利用基层政务智能体帮助村民们解答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已覆盖6000多个村庄,约3万名基层政务工作人员用大模型服务超千万居民。

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的“神农大模型2.0”不仅包含农业知识问答、农业文本语义理解、农业生产决策推理等核心功能,更在支持图像、声音、视频、文件等多模态交互、智能化推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04 未来展望:从“可用”走向“好用”,从“常用”迈向“智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从“可用”走向“好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郁林认为,技术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双重成熟,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具备了大规模落地应用的坚实基础,将加速向“深度实用”新阶段迈进。

未来发展趋势已现端倪。张晓副主任展望,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有望在五个方面形成新成果:模型集成将打造人工智能新形态;开源社区为技术进步提供新动力;具身智能给用户带来交互新体验;智能体拓展人工智能能力新边界;完善治理让人工智能迈上新台阶。

具身智能成为发展热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具身智能作为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在此背景下,具身智能成为上半年投融资的热点领域,相关产品正在逐渐走出实验室,在教育、医疗、线下服务等场景得到应用。

开源生态建设将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相较于国际AI巨头多采用闭源策略,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在开源方面更为积极,频繁推出开源权重模型,推动了国内大模型社区的开放协作氛围。未来超过80%的企业将采用开源大模型。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期,五年内用户规模突破5亿,普及率超过三分之一,标志着该技术已成功跨越从早期采用者到早期大众的关键门槛。

随着国产大模型性能提升和应用场景拓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加速从消费端向产业端渗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和普及度提高,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样,成为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