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工智能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北大共识:中外学者共商安全与创新的平衡之道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11-18
摘要:2025年11月9日,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人工智能治理国际圆桌对话会,汇聚来自中美俄等多国专家学者,围绕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核心挑战展开深度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人工智能加速重塑产业与社会格局的当下,构建兼顾安全底线与创新活力的治理体系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北大共识:中外学者共商安全与创新的平衡之道

 

2025年11月9日,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人工智能治理国际圆桌对话会,汇聚来自中美俄等多国专家学者,围绕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核心挑战展开深度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人工智能加速重塑产业与社会格局的当下,构建兼顾安全底线与创新活力的治理体系已成为"定义我们时代"的关键议题。

一、人工智能治理的全球共识与分歧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社会与全球格局,亟需在安全底线和创新活力之间找到关键平衡。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杨晓雷强调,全球协同治理是释放AI潜力、确保其发展"安全、可靠、公平"的唯一路径。

然而,各国治理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中国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研究院院长张凌寒分析认为,不同国家在治理实践中普遍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其区别主要体现在实施重点与路径选择上。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刘丽娜呼吁将AI视为"共同资源"而非"武器",她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比喻,建议构建更看重"贡献"而非"竞争"的治理空间。

二、地缘政治背景下的合作困境与出路

中美科技竞争对AI治理合作造成实质影响。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志强指出,美国对中国的芯片禁令已对双方造成损害,中国研究者因芯片短缺无法全力投入安全研究,而美国同行也陷入竞争思维。这种竞争态势使得合作变得异常困难。

针对此困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员贾德·苏卡提出了新的治理"推广逻辑"。他认为,应改进人工智能治理的"营销策略",将"治理"重塑为"提升效率"的工具。以其在信贷算法中的研究为例,证明引入公平性反而提升了模型的准确率和利润。

三、风险防控与专业能力建设

安远AI高级研究经理周杰森强调,全球已形成共识认可AI会带来风险,尤其是国家安全风险。这要求政府具备更多专业知识来评估潜在影响。他呼吁各国在风险评估的测试方法论上加强分享与合作,通过数据共享更好地应对风险。

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的德米特里·尤丁指出,最紧迫的安全风险集中在自动驾驶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他建议通过跨国示范项目与系统性培训,提升各国监管者对前沿技术的理解与接纳能力。

四、构建包容可持续的智能未来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弗朗西斯·斯坦提醒,当前围绕AI的叙事存在危险,易向年轻人传递"人类已被机器取代"的消极信号。必须重新定义"人类智能的空间",保证人类在技术演进中的主体地位。

全国政协常委贾庆国深刻剖析了AI带来的双重影响:在提升生产效率、助力人类自由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伦理困境与失控风险。他强调国际合作对治理这一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次对话会由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办,展示了中国学界在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对话中的积极作用。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将为构建包容、可持续的智能未来提供重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