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交通

近10地密集启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2025年成高阶自动驾驶建设大年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11-07
摘要:长沙、鄂尔多斯、天台县等近10地在2025年3月集中公告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部署。2025年3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迎来一波“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当月有近10个地区相继公告了相关项目节点或招标信息,从湖南长沙到内蒙古鄂尔多斯,从浙江天台县到海南全省,地方政府正加速布局这一面向高阶自动驾驶的技术解决方案。3月13日,长,近10地密集启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2025年成高阶自动驾驶建设大年

 

长沙、鄂尔多斯、天台县等近10地在2025年3月集中公告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部署。

2025年3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迎来一波“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当月有近10个地区相继公告了相关项目节点或招标信息,从湖南长沙到内蒙古鄂尔多斯,从浙江天台县到海南全省,地方政府正加速布局这一面向高阶自动驾驶的技术解决方案。

3月13日,长沙宣布启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先行区,计划三年内完成岳麓高新区全域路口智能网联化改造。同日,成都高新区发布20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包括在新川创新科技园打造L4级自动驾驶公交示范场景。这些动态标志着“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从试点城市向更广泛区域扩展 。

01 三地齐发,项目形态各异

长沙先行区制定了明确的三年实施方案(2025-2027),计划分阶段完成岳麓高新区全域路口的智能网联化改造。这一系统性规划显示地方政府正从战略高度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 。

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则展现出不同的推进模式。当地科学技术局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预算1.7亿元聘请专业机构编制“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方案,要求合同方在2025年5月15日前完成方案编制。这种“先规划后建设”的思路体现了务实态度 。

浙江天台县的项目更为具体,其招标文件显示项目已进入工程设计阶段。招标范围涵盖市政道路工程、孵化楼和土石方工程等内容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表明项目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

除了上述三地,海南省、杭州市、无锡市、宜宾市、桐庐县、临平区等地也都在3月明确了项目节点,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的全面开花态势 。

02 政策赋能,八部门联合推动

这波建设热潮的背后是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启动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先行区试点,支持天津等10个试点城市深入开展车网互动、光储充换、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 。

政策层面将“车路云一体化”定位为中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强调车、路、云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相较于单纯的单车智能,更注重系统化解决方案 。

2024年7月,20个城市获批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各地依托既有智能网联测试区、车联网先导区等项目,围绕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商业模式持续发力,一批项目陆续落地。进入2025年,这些试点城市建设进入加速期 。

工信部已明确表示将组织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2026年及以后的产业升级提供系统性指引,同时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

03 产业链响应,企业积极布局

“车路云一体化”的提速正带动更上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富奥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其控股子公司富奥富赛电子有限公司参与长春市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旨在通过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提升城市交通效率与安全性 。

汉鑫科技将“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作为战略发展方向,产品包括智能网联云控基础平台等软件及智能车载终端等硬件。四维图新则宣称自己是国内唯一在车规级芯片、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等关键节点全面布局的企业 。

企业参与度不足曾是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当前车市竞争激烈,车企无暇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同时路侧设施布局不够多,导致生态处于前期探索阶段 。

随着政策环境明朗化和试点项目规模化,这一状况正在改善。目前已有7家车企计划将“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加入2026年的量产车型 。

04 两会关注,自动驾驶成为热点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自动驾驶成为热门关键词,多位人大代表提出相关建议 。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直言,自动驾驶是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已具备了坚实的技术储备与商业化基础。他连续多年将建议聚焦在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 。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也持续关注自动驾驶领域。小米作为科技公司涉足汽车领域,其关注点反映了自动驾驶产业正吸引跨领域企业参与 。

这些建议和关注推动了政策环境优化。截至2025年7月,全国已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超3.5万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1万张,为“车路云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测试验证环境 。

05 挑战仍存,商业化路径待探索

尽管建设加速,但商业化模式仍需探索。当前各试点城市在路侧设备标准、数据接口协议上存在差异,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影响跨区域服务的连贯性 。

投资回报机制是另一大挑战。路侧基础设施投资巨大,一个智能化路口的改造成本高达数十万元,目前多由政府主导投资。清晰的商业模式尚未完全跑通,用户付费意愿有待验证 。

法律法规体系也需完善。事故责任认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法律空白成为产业发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亟须加快立法与监管进程 。

针对这些挑战,业内人士建议应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打造车路云一体化“城市级平台”,推动云控平台与城市大脑、交通管理平台互连互通,同时强化生态共建,鼓励车企、通信商、地图商成立合资公司 。

06 未来展望,从建设到协同

随着试点项目密集落地,车路云一体化正从单点建设向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层面已明确要求推进跨区域协同,解决各城市路侧设备接口、通信协议不兼容问题 。

技术标准统一是关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公维洁建议,围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相关部门应瞄准架构相同、标准统一的目标,细化完善推荐标准清单 。

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从智慧公交、无人配送到城市物流、智能环卫,车路云一体化的价值正在多元场景中验证。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商业落地进入加速期 。

到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车路云一体化”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特色路径,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

2025年3月,中国近10个地区同时推进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标志着这一技术方案从试点示范进入规模化部署的新阶段。当长沙、鄂尔多斯、天台县等地方政府积极布局,当产业链企业纷纷参与,中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正逐步清晰。

车路云一体化不仅是技术路线,更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随着政策、资本、技术的协同发力,中国有望在全球自动驾驶竞争中走出一条独特的“车路云”协同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