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工智能

AIGC创业者思辨会在杨浦举行:聚焦从“AI玩具”到商业闭环的破局之道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10-10
摘要:2025年9月25日,杨浦大学路科创街区汇聚AIGC领域一线创业者与投资人,共同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商业化路径与真实场景落地。2025年9月25日,由杨浦区科学技术协会、InnoSpace、wteam、复旦科,AIGC创业者思辨会在杨浦举行:聚焦从“AI玩具”到商业闭环的破局之道

 

2025年9月25日,杨浦大学路科创街区汇聚AIGC领域一线创业者与投资人,共同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商业化路径与真实场景落地。

2025年9月25日,由杨浦区科学技术协会、InnoSpace、wteam、复旦科技园、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智天地联合主办,V聚场特别支持的“AIGC创业者思辨会”在上海杨浦大学路科创街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从“AI玩具”到商业闭环:AIGC创业者如何穿越hype?》为主题,汇聚了来自AIGC领域的一线创业者、投资人及高校创新力量。

在当前AI技术迅猛发展、大模型能力日益普及的背景下,AIGC正从“炫技式”的功能演示,逐步迈向驱动企业增长、重塑内容生态的基础设施。本次论坛通过主题分享与圆桌思辨的形式,层层剖析AIGC商业化背后的底层逻辑,为行业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实战洞察。

场景化实践:四位创业者的价值构建路径

李柯辰(LinChance/Halo创始人、wteam成员CEO)分享了其团队打造“Agent World”项目的实践。他们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为真实KOL构建AI数字分身,而非创建虚拟IP。通过与KOL独家合作,训练其个性化AI模型,满足粉丝情感陪伴、倾诉互动的需求。李柯辰指出,“有温度”的交互至关重要——AI需具备KOL的性格、语气与经历,避免“AI味”过重的机械回复。目前,团队已与多位KOL合作,探索在健身、健康等领域生成个性化计划,实现“AI+真人”的高效服务延伸。

陶雯煜(音行三界创始人、wteam成员CEO)认为,当前许多AI应用存在“为了AI而AI”的误区。她主张,AI应作为“无痕化”工具,深度嵌入创作流程,帮助专业创作者提升效率、释放创意。以音乐制作为例,AI可快速处理创意整合、demo制作等耗时环节,让小团队也能完成高质量产出。但她强调:“技术门槛降低后,拼的是专业度、行业理解与核心创意。”未来的竞争力在于谁能将AI与垂直领域知识深度融合。

欧阳王子(绒音科技创始人、wteam成员CEO)介绍了其团队如何从“让毛绒玩具发声”的技术创意,逐步演进为一家聚焦企业级市场的AI原生产品全案服务商。他指出,当前市场上许多AI硬件仍停留在“玩具”阶段,用户新鲜感过后迅速流失。而绒音科技的定位非常清晰:不做C端消费级AI玩具,而是为企业客户提供可规模化、可持续运营的AI智能产品解决方案。

陈涛(司马阅合伙人)认为,当前AI技术在企业端的深入应用正面临一个关键转折点:我们逐渐意识到,模型本身的强大并不等于业务价值的实现。真正的瓶颈不在于“大模型不够聪明”,而在于企业自身知识资产的非结构化、碎片化状态,使得AI难以理解真实业务语境。司马阅的实践揭示了一个重要方向——未来的AI落地不应再是“技术驱动、工具先行”,而是要回归数字化的底层逻辑:以数据治理为起点。

圆桌思辨:穿越炒作周期,回归价值本质

在圆桌对话环节,探针天使合伙人李侃提出当前AI的应用主要是面向智能体的应用,不仅应用于虚拟环境,也应用于具身环境。智能体包括5个层级:计算和基础层、数据层、编排层、工具层和应用层。参与AI生态的有5类人:底层技术开发者、中间件及工具技术开发者、应用产品开发者、产品推广营销和交付者、以及终端消费者。

李侃指出,近期国务院AI+行动计划的发布,及当前极低的渗透率,未来10年将要天量的市场,任何人均有机会搭上这趟快车,根据自己的基因和资源,找好定位,积极切入。他强调:“未来属于那些敢于深入场景、用AI重构业务流程的创业者。国家目标2027年智能体渗透率超70%,现在不足1%,这就是最大的机会。”

创业者们则从实践出发,达成共识:避免“技术自嗨”的关键在于“先验证,再固化”。成功路径指向以真实需求为起点,用AI提效、赋能而非替代。最终,穿越周期的答案不是等待风口,而是在行动中迭代,让市场检验方向。

杨浦创新生态:助力AIGC产业发展

作为上海科创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杨浦区依托复旦、同济等十余所高校,正全力打造人工智能、AIGC、数字内容创作等前沿产业高地。近年来,杨浦区通过政策引导、空间支持、资本对接与产学研协同,构建起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

杨浦区在2025年发布了“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建设方案”,计划通过全域创新,构建新质生产力策源高地、新兴产业培育高地、先进生产要素集聚高地。该创新区覆盖杨浦区全域,总规划面积约60.61平方公里,分为科技创新策源区、产业创新承载区、生态创新融合区和辐射溢出联动区四个功能区。

大学路科创街区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创新聚集地,更是青年创业者、高校人才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的试验场。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正是区域创新活力的生动体现。未来,大学路科创街区将继续发挥“创新策源地”与“价值放大器”的双重作用,培育更多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青年创业者,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本次思辨会为AIGC创业者提供了务实的方向指引:避免追逐短期热点,深耕垂直场景,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是穿越炒作周期、实现长期价值的关键。随着杨浦区创新生态的持续完善,上海AIGC产业有望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