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工业机器人出口激增61.5%

2025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6%,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智能制造正成为工业增长的“稳定器”。
2025年上半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智能搬运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1.2%。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分会秘书长刘前军表示,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今年有望超过5万亿元。
01 工业机器人:连续12年全球第一,出口额激增61.5%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领域,2025年上半年表现尤为突出。我国已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我国占一半以上。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行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在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等关键技术和部件领域进步明显。
出口市场成为新增长点。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61.5%。当前,我国拥有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2/3。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900亿元,保有量占全球市场的43%以上。工业机器人产业正成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02 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带动需求
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感官神经”,传感器市场同样增长迅速。今年上半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其中工业自动化领域占据最大份额,达到35%以上。
在工业传感器领域,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成为市场增长主要动力。上半年,机器人视觉传感器市场规模达47.56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传感器市场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带动了电流传感器、转角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产品需求增长。
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逐渐成熟,视觉传感器市场增长新动力主要源自人形机器人领域。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更精准的感知能力。
03 产业前景:智能制造规划目标明确,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2025年底,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表明智能制造装备仍拥有广阔空间。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持续深入,拉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蓬勃发展。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且企业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为国内机器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等关键技术装备。这些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正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需求激增,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等领域,对智能制造装备的增量需求将持续提升。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位置。
随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工业机器人、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有望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