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I公司发债规模激增逾2000亿美元,市场需求火爆背后潜藏系统性风险

Meta单次发债获1250亿美元认购创历史纪录,但分析师警告AI债券大规模发行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2025年以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发债规模已突破20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高盛估计,仅Meta、Alphabet和Oracle三家公司就发行了1800亿美元巨额债券。
这一规模占美国企业债务净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市场需求异常火爆,Meta最新发行的300亿美元公司债获得了约1250亿美元的认购额,创下美国公司债发行的最高认购纪录。
01 发债规模与市场反应
美国AI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融资热潮。2025年初至今,相关公司发债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这一数字凸显了市场对AI行业的极大信心。
Meta近期发行的300亿美元债券获得了市场热烈响应,认购金额达到约1250亿美元,远超发行规模。这种超额认购现象并非个例,甲骨文在9月发行的债券同样获得了超额认购。
这些高评级科技公司创造的巨大债务正在改变资本市场的流向。资管公司TwentyFour的基金经理Gordon Shannon指出,这些发债行为将分散投资者对其他企业信贷的需求,可能对整个信贷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DA Davidson的技术研究主管Gil Luria警告称,虽然当前AI债券价格看似合理,但行业未来还需要数千亿美元资金投入。如果这些资金投向快速贬值且回报不确定的资产,可能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02 资金用途与行业背景
募集资金的流向明确指向AI基础设施建设。Meta表示,2026年的资本支出将明显超过2025年水平,这些资金将用于扩展AI项目和数据中心建设。
甲骨文发行180亿美元债券主要用于为其租赁给OpenAI的数据中心提供资金支持。微软也在加速全球AI基础设施布局,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数据中心投资总额预计超过500亿美元。
这种投资热潮背后是AI公司对算力的巨大需求。OpenAI今年已签署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但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仅43亿美元,亏损高达135亿美元。
为解决资金问题,OpenAI创新性地采用了“循环融资”与“股权换采购”模式。例如,在与AMD的协议中,AMD向OpenAI发行认股权证,允许其以每股0.01美元的价格购买最多1.6亿股AMD股票,而OpenAI则承诺采购价值900亿美元的AMD芯片。
03 潜在风险与专家警告
分析师们对当前的AI债务潮表达了深切担忧。资本集中风险是首要问题,Aviva Investors全球固定收益主管Fraser Lundie表示,AI债券发行量激增引发了对资本支出可持续性的质疑。
科技集团发行的债券通常期限较长,这可能增加美国整体投资级信贷市场对利率的敏感性。巴克莱银行分析师指出,AI相关融资正在改变企业债市场格局,几笔大额交易已显著改变市场结构。
资产管理公司Carmignac的投资委员会成员Kevin Thozet提出了更严厉的警告:如果AI投资泡沫破裂,导致系统出现更多不良债务,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更棘手的是,部分债务通过私人渠道完成,缺乏透明度,使得风险更具隐蔽性和传染性。这使得监管机构和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暴露。
04 行业前景与可持续性挑战
AI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是盈利缺口。据麻省理工学院研究,95%的企业AI项目没有带来可量化收益。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也坦言,公司在未来几年内都看不到盈利迹象。
高盛分析指出,当计入未来巨额资本支出后,OpenAI在2026年的总资金需求将从350亿美元飙升至约1140亿美元。其中75%需要依赖外部股权和债务融资,自有收入贡献仅占17%。
能源约束是另一大瓶颈。贝恩分析报告指出,要维持当前扩张速度,到2030年全球需要约200吉瓦的AI算力,但按现有趋势,电力存在50吉瓦的缺口。电网容量不足正推高电价并导致数据中心建设延迟。
面对这些挑战,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提出了“良性泡沫”概念,认为即使部分投资失败,AI最终也将为社会带来巨大利益。但当前泡沫规模令人担忧,有分析师认为当前AI泡沫是互联网泡沫的17倍。
随着AI公司债规模突破2000亿美元,华尔街正在上演一场关于未来的豪赌。Meta债券认购创纪录的火爆场景显示资本依然狂热,但DA Davidson的吉尔·卢里亚的警告声清晰可闻:如果这数千亿美元投入快速贬值且回报不确定的资产,风险可能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当科技巨头将未来盈利押注在AI前沿,其债券期限长、透明度低的特点,可能使整个投资级市场对利率变化更加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