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率先推出中小学AI通识教育体系,明确各学段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在浙江中小学全面铺开,从小学到高中的分层培养模式与四大内容板块,构建起适应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浙江省教育厅近日发布《浙江省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导意见》,标志着浙江省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领域迈出系统性一步。该省作为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地区,正全力构建从小学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
这份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学段培养目标:小学阶段重在“感知—体验—创造”,培养学习兴趣;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应用—协同”,深化理解与协同应用;高中阶段着重“探究—创新—融通”,推进实践创新和前沿探索。
01 政策背景:浙江AI教育的顶层设计
浙江省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布局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2025年4月,该省就发布了《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2025—2029年)》,为未来五年的人工智能教育绘制了详细“施工图”。
该方案设定了三个关键节点:2025年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和典型应用场景;2027年构建高标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2029年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设施基本覆盖,形成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生态。
浙江是目前少数由教育、发改、科技等多部门共同探索统筹建立算力调度管理机制的省份。这种顶层设计旨在让算力像水电一样随取随用,降低使用成本,并确保师生学习数据的安全。
02 内容体系:四大板块螺旋上升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内容围绕四大板块构建:“人工智能体验与感知”、“人工智能知识与原理”、“人工智能探索与创新”以及“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这一内容体系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
在体验与感知层面,引导学生接触和使用常见人工智能工具;知识与原理方面,重点理解数据、算法、模型等核心知识;探索与创新板块,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安全与伦理环节,则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安全观和社会责任感。
《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全程需注重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技术安全观和社会责任感,强化伦理意识与行为规范,辩证理解技术发展的意义与边界。
03 实施路径:课堂为主阵地,社会联动拓展
浙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明确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1—2年级以跨学科主题融合、趣味性体验活动为主;3—8年级在信息科技课程中进行系统性教学;9年级可采用短期课程或专题讲座方式;高中阶段则开设专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或学习模块。
以校本实施为特色抓手,支持学校开发与自身文化、区域产业相结合的特色课程。以课后服务为拓展平台,提供分层分类的社团活动、专题实践与竞赛集训,构建“普及—拓展—创新”三级培养路径。
社会联动作为实践桥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及高新企业向中小学生常态化、公益性开放实验室和体验中心,让学生在真实应用场景中深化理解。
04 保障机制:多部门协同推进
为保障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高质量开展,浙江将建立省级多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重点保障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教学设备与实践活动。
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浙江将实施“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计划”,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能力。通过省、市、县三级教研联动机制,为一线教学实践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撑。
评价体系方面,将建立健全中小学人工智能素养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积极采用作品展示、项目答辩、实践操作等评价方式,并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05 杭州实践:区域先行探索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实践区,已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2025年8月,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和《杭州市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中小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信息科技教研员李伟表示,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以人工智能素养为核心连接点,通过系统化知识学习与伦理思辨实践,引导学生掌握技术的同时恪守科技伦理规范。
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已推进全域智治,人工智能全面融入教育教学中,包括星早读、AI智能预警等十余个项目。该集团执行校长杨海庆表示:“老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会进行教师人工智能的通识教育。”
06 未来展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生态
浙江的人工智能教育规划着眼于长远未来。到2029年,该省计划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设施的基本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形成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生态,助力教育的系统性变革。
浙江将搭建“人工智能+教育”产学研联盟,将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汇聚到教育变革和人才培养中,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继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杭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锋指出,杭州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依托“数字浙江”建设的先发优势,始终坚持以数字化引领教育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杭州累计创建智慧教育示范校439所、数字教育创新校54所、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15所,全方位推进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普及,教育系统面临培养AI时代原住民的历史任务。浙江通过构建覆盖中小学全学段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为未来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的实践表明,人工智能教育不再是选修内容,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探索将为全国范围内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