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AI落地难题,刘庆峰提出四大关键核心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2025年11月6日的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指出,AI红利兑现需攻克自主可控、软硬一体、行业纵深和个性化四大关键核心,并通过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实践,推动AI从工具性应用向生产力引擎转型。以下结合其观点与行业实践展开分析:
一、自主可控:国产算力突破筑牢技术底座
自主可控是AI红利兑现的基础保障。科大讯飞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如与华为共建的“飞星”系列集群),攻克了长思维链强化学习训练效率(从30%提升至84%以上)和MoE模型全链路训练效率两大技术难题。其发布的星火X1.5大模型采用MoE架构,总参数量293B,激活参数量30B,推理效率较前代提升100%,且整体性能达到GPT-5的95%以上,成为国内唯一基于国产算力训练的通用大模型。这一突破不仅规避了对外部算力依赖的风险,更为行业提供了供应链安全的“压舱石”。
二、软硬一体:多模态交互打通物理世界应用屏障
软硬一体是AI融入真实场景的关键路径。科大讯飞通过硬件与算法的深度耦合,解决了高噪声、远场交互等物理世界挑战。例如:
? 智能办公本X5:采用八麦克风阵列,高噪环境识别准确率达95.08%,超越iPhone 17 Pro;
? AI翻译耳机:复杂噪声下识别准确率97.1%,支持多语种实时翻译;
? 智能座舱方案iFLYSOUND:在15万元车型中实现媲美百万豪车的音效,已搭载于19家车企。
这些案例表明,软硬一体将AI从“屏幕后的软件”升级为具备视听感知能力的物理实体,显著提升了医疗、教育、工业等场景的交互效率。
三、行业纵深:垂直场景挖掘释放规模化价值
行业纵深要求AI深入特定领域解决“真问题”。科大讯飞通过“通用模型+行业知识”模式,在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实现降本增效:
? 金融领域:与交通银行合作推出的星火知识库服务4万员工,提升风控与客服效率;
? 医疗领域:“智医助理”覆盖2500种疾病,辅助诊断合理率提升至96%,累计服务11亿人次;
? 能源领域:为国能集团开发的智能评标系统年节约成本约19亿元。
此外,其300多个“开箱即用”智能体(如通过工信部考试认证的“星火行业分析师”)进一步验证了AI在垂直场景的标准化输出能力。
四、个性化:从工具到伙伴的情感化连接
个性化是AI实现“更懂人”的核心。科大讯飞通过两项技术实现突破:
1. 个性化记忆能力:星火X1.5可构建用户长期画像与短期对话记忆,实现精准需求匹配;
2. 百变声音复刻:仅需一句录音即可模仿任意音色,支持情感化交互。
在数字人“小飞”的演示中,AI能根据用户历史偏好推荐旅行路线,甚至主动关怀健康状态,体现了从功能服务向情感陪伴的演进。
五、商业化验证:技术红利向经济价值转化
2025年第三季度,科大讯飞营收60.78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母净利润暴涨202.40%,经营性现金流转正。这一增长得益于AI学习机销量同比增80%、海外收入扩至2.7倍等商业化成果,反映出技术红利已通过G端(政府)、B端(企业)、C端(消费者)三轮驱动转化为实际收益。
结论
科大讯飞的实践表明,AI红利兑现需以自主可控为基石,通过软硬一体打通物理世界屏障,依托行业纵深深耕价值场景,最终借个性化实现人机协同。这一路径不仅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第二种选择”,更推动了全球AI产业从参数竞赛向应用实效的范式转移。
